【武汉以我为荣】武昌区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
长江中游右岸,一座千年古城,洋溢着楚辞的浪漫,浸染着诗仙的缥缈,千年文脉于斯为盛。
倚山拥湖临江,拥有独特的地理气场。追求卓越,敢为人先,传承着先辈的历史荣光。
初开武汉近现代工业与科技之发轫,筑基武汉大学百年芳华,赓续深厚的科教血脉。
以107.76平方公里的辖区面积,地区生产总值连续5年位居全市中心城区第一、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750亿元,武昌区以充足的“含金量”建构起坚实饱满的经济格局。
4月17日,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公布2023年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、县(区)命名名单,武昌区成为武汉中心城区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。
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作为成长坐标,蓝天碧水间,人与自然和谐发展,踩准了绿色生态的发展步伐,武昌区正在实现从“生态美”到“品质美”的全面跨越。
黄鹤楼与长江大桥构成一幅优美生态动线。 詹松 摄
■ 做好生态大文章,为市民送上“一城山水”
春日的紫阳公园里,樱粉桃红柳绿。胡女士约上闺蜜,前来这里拍摄抖音小视频,秀出幸福美好生活。
2019年,紫阳湖通过实施“大湖+”工程,将原有的“游泳池式”硬化岸线进行了生态改造,通过草坪、叠石、水生植物等构成的湖泊岸线,缓解及消减了初雨污染。通过一套湖水自循环净化系统,相当于人体的“人工肾”,用以净化水质。
紫阳公园生态优美。
2021年,武昌区全面完成外沙湖、楚河及水果湖水环境综合整治,外沙湖的“水下森林”健康生长,水域的水生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1。2%提升至60%以上;全区水草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。同时,全区6个湖泊已完成水生态现状调查,摸清了鱼类、大型底栖动物浮游生物、水生维管束植物、陆生维管束植物、两栖爬行动物和鸟类的“生物家底”。
严守生态保护红线。严格“三线一单”管控,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,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未减少、性质未改变、功能未降低。
从提升湖泊自净能力与生物多样性、修复湖滨带、加强维护宣教和监测等方面,编制《武昌区湖泊保护详细规划》,建立稳定健康的生态系统。
2022年,紫阳湖入选武汉市首批“美丽河湖”优秀案例,内沙湖蝉联全市水质最佳湖泊。辖区6个湖泊均已完成生态治理,湖泊水质在2021年全面达标的基础上,2022年首次全部达到优良(Ⅲ类及以上)水平。
2022年,武昌区全面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改善空气质量各项目标任务,包括PM2。5在内的各项指标全面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,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0天,优良天数比例81。2%,同比提高4。9%,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。PM10浓度在全市国测点和省测点中处于最低水平,O3浓度是全市国测点和省测点中唯一下降的站点。
作为老城区,空气质量及大气污染防治一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。武昌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?
答案在于该区创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工作机制,通过督办约谈、联合执法、日常巡查、问题交办等方式,组织实施重污染天气消除、臭氧污染防治、氮氧化物污染治理、大气污染面源整治、能源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五大攻坚战,每周至少开展2次夜间联合执法行动,生态环境部门与城管、建管、交管等部门协同作战,科学调度、精准管控、靶向施策,相关的工作成效和有关经验得到省、市生态环境部门的充分肯定。
■ 推行绿色低碳理念,居民乐享高品质生态生活
“冬天蜡梅花,夏天石榴花。”一首老武昌人演唱的《汉阳门花园》,让武昌汉阳门花园出了名。
每一座城市,都有一首属于它的歌。武昌区希望以文化脉络为主轴,伴以绿草悠悠,把“汉阳门花园”打造成一处寄托乡愁的文化地标,也是让人愉悦的生态地标。
在老武九铁路北环线,正在建成一道武汉生态文化长廊,通过沿线9座人行栈桥,串联起长江右岸优质的城市空间,人们不必穿越机动车道,就可以一路休闲运动,欣赏沿途风景。
在黄鹤楼公园内,有一株树龄高达350年的紫薇老桩。这是武昌区树龄最高的老树。
191株古树名木,武昌区是中心城区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数量最多的城区,古树名木保护率100%。更多群众自发参与古树名木的保护。
“无废空间站——拯救垃圾,就在社区。”62岁的居民周女士,走进武昌区粮道街中医小区的“无废空间站”。这里的弃作研习所,教大家把旧物变废为宝;厨余垃圾研习所,给果蔬残渣“施魔法”,变成环保酵素和花肥,打造可持续的“绿色阳台”。
这个由区、街两级共同建造,以全新的“无废”理念打造的多功能生活垃圾宣教培训基地,帮助居民直观学习“零废弃”绿色生活方式,然后在家中对垃圾进行合理分类、循环利用,实现垃圾的源头减量。
武昌区在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提出,加快组建碳普惠服务平台,开发推出“垃圾银行”,围绕绿色出行、绿色消费等受众面广、数据基础好的领域,对市民和小微企业的节能减碳行为进行“量化”并赋予一定的价值。
通过类似的理念和方式,倡导广大群众参与绿色出行、绿色消费等低碳绿色生活方式,稳步推进低碳城区建设,全力打造“无废城市”。
积极培育生态文化,加大生态环境宣传载体建设,建成紫阳湖水生态文明馆,在外沙湖等场所建设生态科普示范区,积极普及生态环保知识。结合世界地球日、世界环境日、世界湿地日、世界节水日等重要节点,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宣传活动。
生态文明实现共建共享,都市的繁忙与静谧的美景相得益彰,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。2022年,公众对武昌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均超92%。
■ 打造“碳金融”金字招牌,点亮“黄鹤楼星空”
地域只有100多平方公里,武昌区采取了“退二进三”的产业调整,不断优化城区空间布局。但要想在经济发展上更有作为,就必须拿出“首义之区”敢为人先的魄力和追求卓越的办法。
武昌人将视线投向了一个比较前沿的碳金融领域,他们要把空气中的碳做成一项大产业!
2021年7月,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在武昌正式上线交易。2022年8月,武昌区成为全国首批23个气候投融资试点之一。
通过聚焦“一区、两试点、三支撑”,武昌区建设全国碳金融集聚区,深入开展全国气候投融资试点,积极参与武汉市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试点,依托中碳登、武清所、双碳产业暨碳金融研究院三大平台支撑,打造武昌碳金融金字招牌,推动“双碳”战略落地实施,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金融要素支撑。
在全国首创发布《关于突破性发展碳金融产业建设全国碳金融集聚区的实施意见(试行)》,联合省市设立20亿元武汉碳达峰基金,全力支持碳汇大厦打造全国首个碳金融集聚示范楼宇。
2022年10月,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碳登”)正式入驻武昌区的碳汇大厦。这栋大楼里汇集了行业内各领域的优质资源,一个紧密合作的“双碳生态朋友圈”,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助力。
在“元宇宙”概念火爆的今天,发展数字经济既是国家、省、市战略规划所指,也是武昌区高质量发展“破题”所需。该区为此制定了一项雄心勃勃的“黄鹤楼星空”计划——
打造有支撑力的空间布局,构建“一谷一廊多带”数字科创产业空间布局和集聚生态(“一谷”即中科·武大智谷,“一廊”即滨江数创走廊,“多带”即环高校院所创新经济带)。
健全有吸引力的政策体系,通过实施“繁星、亮星、新星、明星”计划,每年计划安排1亿元,吸引高能级企业和高层次人才。
完善有包容力的金融环境,建立招投一体、投贷联动机制,设立50亿元规模的武昌科创母基金,构建多层次、专业化、特色化的融资体系。
作为“黄鹤楼星空”计划的平台之一,首个数字经济产业园——武汉数创大厦,已有50家数字科创类及配套创投企业入驻其间。
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数字经济也能帮助武昌区更好地整合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,协同推进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,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、空间格局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,不断积蓄经济发展的“含绿量”。
好风凭借力,正好入青云。
沙湖湿地艺术园。李子云 摄
■ 创新生态工作机制,提供可借鉴的“武昌生态方案”
在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过程中,武昌区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,在中心城区率先发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“动员令”,率先印发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,率先通过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考核验收,成为全市唯一一个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中心城区。
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,第一轮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及“回头看”涉及武昌区的104项整改任务,全部完成销号。
强化与纪委监委、巡察、审计、督查、检察院等的协同联动、联合发力、长效机制。近三年来,全区党政领导干部均未涉及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。
创新审计思路和方法,积极探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,促进并推行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问责制度。对2019—2021年离任的17位领导干部,进行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,均符合相关要求。
率先推行“河湖流域长”机制,将非临水街道及社区纳入河湖长制进行管理,推动“河湖长”向“流域长”转变,取得很好的效果。长江武昌段、巡司河武昌段等河流水质整体达到Ⅲ类以上。
原因在于,近5年来,武昌区用经济发展的“含金量”,不断助力绿色发展的“含绿量”,累计投入25亿元开展水环境治理,其他涉及生态环境领域的投入同样巨大。
下一步,武昌区将锚定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一目标,统筹推进生态制度、生态安全、生态空间、生态经济、生态生活、生态文化等六大体系建设,以赶考再出发的姿态砥砺前行,以开局谱新篇的担当勇争一流,努力作出武昌贡献,创造可供借鉴的“武昌生态样本”。
战风斗雨,凯歌以行!
(策划: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武昌区分局 长江日报生态传播中心 撰文:李梦晗 程启 许典子)